夕陽的余暉,帶走了天際的最后一抹淡彩,空闊的夜空突然顯得分外的落寂。皓月當空的夜晚,伴隨著絲絲寒意的晚風,我漫步于瘦西湖畔。
對著面前久違的道路,陌生而熟悉。悠然記起童年時,每每學校組織春游,竟只一味兒顧著吃喝玩鬧,從未仔細欣賞這天然去雕飾的美景,而今,忽而發覺我竟如此迷戀這月夜下的瘦西湖。那月,宛如月宮嫦娥深情的凝望,凝住了浮云的岑茫,飄搖了歲月的思量,似乎唯有它見證了歷史的輪回;那柳,好似舞女的一雙纖纖玉手,搖曳了星辰的夜夢,挽縷了湖水的靜謐,也只有它能憑添夜的韻味。岸水攜柳影,夢滿湖中央,略帶涼意的晚風挽著絲絲的清香撲面襲來,似是那路邊小草兒淡淡的惆悵。忽然發覺,遠離了城市的喧囂,工作的煩惱,于這靜然里細細的品味,淡淡的回憶,平淡中釋放自己紛繁的心緒,也是一種成長。
沿著湖岸,我漫漫走著,夜晚下一串串的小燈掛在了岸邊枝頭,遠遠看去,似是一條蜿蜒無止盡的小道,高大巍聳樹木在夜晚地燈的裝飾下猶如童話中的綠野仙境,伴著晚風吹動的瑟瑟聲,別有一番情趣,一反白天風華猶茂的起勁篩著過分活潑的陽光的常態。下意識的笑了笑,沿著蜿蜒的小路,我一路向前。漸漸的,身邊的人多了起來,原本周身寂靜的氛圍變得喧鬧了,有帶著孩子游玩的一家人,有手挽手談笑的情侶,還有一些攜帶器材的攝影愛好者。也是,這么迷人的夜晚,如此美景,怎能不好好的捕獲它的美,品味它的好?
不知不覺,我來到了蓮花橋,這個歷史上被很多文人墨客盡情筆墨揮灑的圣地,古有: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簫。始初,蓮花橋一直是以白天的姿態定格在我的記憶中,而多年后的這個夜晚,再見它猶如一朵冷艷的蓮花浮于湖面之上,迎著夜晚燈光的映襯,獨立而不失美感。就好像路依舊還是那條路,當離往事越來越遠了,就再也沒有去追尋,偶然間的遇見又觸發了那種渴望,便想去追尋那久違的心情,亦或是兒時的夢想,看它是否還藏在童年的那條連衣裙的口袋中。晚風吹來,橋檐上的驚鳥鈴發出陣陣清脆的聲響,于寂靜的夜晚顯得格外的悅耳清明,猶如遠古時期傳來的召喚,古韻聲聲,似乎在述說著亙古流芳的傳奇歷史。
遠處的一聲巨響,打斷了我的思緒,我尋聲望去,看見不遠處的天空綻放出了一朵朵絢麗的煙花,我隨著人群快步走上橋,在高處欣賞著夜空中綻放的那些煙花,身邊的人群不時的發出一陣陣的驚呼,贊這絢爛的煙花,嘆這美麗的湖光美景,愛這迷人的夜晚。于是,我盡情的沉醉在了其中,很久,很久……
有詩為感:
煙花爛漫西湖瘦,一尊酹地月更明,白塔金山水夜影,二十四橋在我心。
(人力資源部 陳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