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幸福?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釋。美國電影《幸福終點站》告訴我們,幸福是一種期待,也是一種持續的狀態。百科全書上幸福是指人們在感受外部事物帶給內心的愉悅、安詳、平和、滿足的心理狀態。它意味著人的生活價值、經濟價值、政治價值、道德價值和境界價值的實現。
幸福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與終極價值,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,但幸福不是既定的存在,而是勞動的結果,離開了勞動,幸福將是無源之水、無本之木。只有建立在科學的、正確的勞動觀基礎之上的勞動,幸福才能夠緊隨勞動之后而出現。一句話,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。
勞動是什么?勞動是幸福最具魅力的內涵,是決定幸福成色的內在品質。勞動是人們改變勞動對象使之適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,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、改造客觀世界的直接的、唯一的手段,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。勞動不僅創造了人本身,還創造了人類幸福生活的基本條件——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,還創造幸福的重要內容——快樂。誠如意大利著名作家拉·喬乃尼奧里所說的那樣,“勞動是產生一切力量、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!
勞動創造了人本身。人類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,勞動起了決定性作用。古猿人之所以能夠直立行走,由動物進化成現在的人類,并能夠最終從盤錯交織的大森林走向開闊的平原,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類,勞動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。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認識自己、發現自己,并發展自己。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,人是唯一能夠由于勞動而擺脫純粹的動物狀態的動物——他的正常狀態是和他的意識相適應的,而且是由自己創造出來的。
勞動創造了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,為人類的幸福生活創造了基本條件。人類正是通過辛勤勞動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,才滿足了人類的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消費。勞動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,還創造了精神財富,豐富了人類的生活。精神財富的豐富與人們的幸福生活密切相關,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,精神財富日益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。
勞動創造著財富,也創造著快樂。勞動著是快樂的。辛勤勞動、努力工作,不但會得到實實在在的物質收獲,而且能得到精神上的充實和快樂。李大釗說: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,最好莫過于尊重勞動。一切樂境,都可由勞動得來,一切苦境,都可由勞動解脫。其實,一個人進行勞動不在于他索取了多少,而在于他奉獻了多少,自己勞動付出了多少。如果他做的事越有益,付出的勞動越多,他的人生就會越有意義,他從勞動中品味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越多。一個工匠最得意自己的手藝,別人干不了的活,請他來干,他感覺最自豪;干出的活,受到眾人夸獎,他最高興?梢,只有辛勤勞動,幸?鞓凡艜c你相伴。只有在勞動中,一個人才能印證自己的力量和潛能,才會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,感到真正的幸福。
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,都是從最基本開始的,只有不斷勞動且不斷創新,才有可能改變現狀,發展超越,成就美好的未來。魯訊說過:偉大的成績與辛勤的勞動總是成正比例的,付出的勞動越多,創造的幸福就越多。
創新是進步的前提和靈魂,只有創新才能發展,才能進步,從而成就美好的為之奮斗的未來。正是我們在勞動中的不斷創新,才有了今天長江上固若金湯巍然屹立的三峽大壩、青藏高原上的“臥龍”青藏鐵路、“嫦娥”的奔月、“神九”帶航天英雄的飛天、“蛟龍”的七千米探!
可見,如果在勞動過程中沒有創新,那也就沒有發展,社會可能會停滯不前。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幸福,而創新是成就美好未來的前提。